內蒙古二連浩特:“特色教學”發揮遠教功效
2010年09月28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內蒙古二連浩特市啟用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以來,始終以“學”為載體,堅持把發揮遠程教育站點作用與滿足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推出“特色教學”,確保學出效果,用出效益。
因需施教,開展有的放矢的“點播教學”。市遠程教育管理中心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制定了統一的教學工作流程,各終端站點嚴格按照工作流程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學習內容。遠程教育各終端站點組織黨員群眾代表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等方式,掌握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實際需求,并從黨員群眾的年齡、文化結構及產業發展實際開展“菜單式”點播教學,因需施教,有的放矢。
因人施教,實行靈活多樣的“分類教學”。市遠程教育管理中心指導各終端站點在學習形式上采取分類施教方式,對于不同類型的群體,學習內容各有側重,比如:對年邁體弱的黨員干部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進行教學,真正讓群眾坐得住、學得懂、用得上;對老齡黨員側重于黨的方針政策和文化娛樂方面的學習;對年輕黨員,重點加強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知識的學習;對嘎查、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除要求學好政策理論和致富技能外,還有針對性地組織他們學習行政管理和市場經濟知識。
因地施教,開發地方特色的“本土教學”。市遠程教育管理中心對現有各種音視頻節目進行清查整理并登記造冊,進行再加工、數字化改造或優化組合,納入市級教學資源庫。針對口岸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具有典型意義、自主開發難度較大的教學資源,主要采取購買或協作交流的方式引進,進行二次開發,加載本土特色內容,降低教學資源建設成本。目前通過單位征集、網絡下載、定向購買、自主開發的方式完成政治理論、社區建設、農牧區建設、就業技能、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等10大類100個小時的教學課件,這些本土教學資源受到黨員群眾的普遍歡迎。(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