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各地職教周活動:“現在的職業學校了不起!”
2015年05月19日 中國教育報
連日來,全國各地教育系統舉辦形式多樣的職業教育周活動,各級職教學校或者讓學生走出校門展示才藝,或者打開校門讓公眾走進來,直觀感受職教魅力,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職業教育,營造“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社會氛圍。
校園展示:“沒想到職教辦得這么好”
5月15日,在占地近50平方公里的貴州省清鎮職教城內的貴陽幼師廣場上,人潮涌動,走進職教校園的公眾正在參觀反映職教成果的展板,觀看學生的現場技能演示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既有貴州省副省長陳鳴明等省四大班子領導,也有普通老百姓;既有各地的職教人,也有企業家。
遵義市湄潭中等職業學校的展臺前,里里外外圍了好幾圈人,原來是學生在展示茶藝和制茶過程。該校教師付麗介紹說,學校的茶葉專業分加工、茶葉和營銷三個方向,由于整個遵義已經有超過100萬畝的茶園,學生特別搶手,供不應求,而且收入都很不錯,就業率100%毫無壓力。聽到付老師的介紹,人群中發出不少贊嘆聲,不少人在交流著說要讓孩子上這個專業。
當天,類似的活動也在蘭州理工中專舉行。作為甘肅“隴原職教行”首站活動,吸引了不少公眾來參觀。
“電瓶剛充的電,為什么汽車還是打不著火?可能是因為電瓶啟動電流太小的緣故。”十幾輛汽車一字排開,每臺車前都圍著三五個學生在聚精會神地“把脈會診”。技術工人一邊取下車內的電瓶,一邊給學生詳細講解“汽車打不著火”這個環節可能遇到的所有情況。
“讓我大開眼界,沒想到職業教育辦得這么好,學生能實實在在學到技能,工作根本不用愁。”在修車實訓室內,仔細觀看學生修理汽車的市民祁先生頗為感慨,他們找工作肯定很容易。
為深入推進校企合作,蘭州理工中專直接把企業車間引進學校,學生不出校門,就能在企業生產一線實習實訓。
技能體驗:“手藝這么好,不愁沒飯吃”
5月15日,青海省西寧市生物產業園區廣場一片歡騰,以“發展職業教育,成就出彩人生”為主題的青海首屆職教活動周啟動儀式正在這里舉行。11所中、高職院校舉辦的政策宣傳、現場展示活動,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參觀。
今年60歲的吳水珠老兩口兒,沒想到自己逛了一圈廣場,美美地做完了晨練不說,還免費理了一個可心的發型。吳水珠告訴記者,看到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美容美發專業的幾個學生在免費理發,很多人心里犯嘀咕,都不敢把自己的頭發交給還沒畢業的學生娃打理。
但是她沒想到,隨著理發師一陣“咔嚓、咔嚓”聲,一個漂亮的發型居然很快就成了。吳水珠豎起大拇指笑著說:“現在的職業學校,了不起!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有了這么好的手藝,以后走出校門啊,不愁沒飯吃。”
5月15日,來自青島市鎮江路街道和社會自愿報名的居民、青島16中初三學生等數百名公眾走進青島經濟職業學校的“寶玉石博物館”,現場體驗珠寶鑒定,親自動手學編首飾鏈繩,過了一把自己當鑒寶專家、首飾設計制作大師的“癮”。
“早就知道青島經濟學校珠寶專業聞名青島,真沒想到,你們還有這么‘高大上’的寶玉石博物館,太了不起了!”青島市市北區漢口路社區谷主任贊嘆不已。
這個外觀時尚的寶藍色“寶玉石博物館”,是該校與企業共建的實訓基地,現已建成為綜合性的寶玉石產、學、研基地。博物館還可以對愛好珠寶的市民進行珠寶知識的科普教育;為市民的珠寶玉石提供免費檢測,協助市民進行寶玉石設計、制作、私人定制。
現場招聘:“就業,我們完全不用愁”
日前,12家企業、10余家中職學校、5所周邊中學師生走進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室,參觀實訓項目和學生現場實訓操作。
系一根、解一根,掛上面、舉下面,標準的企業著裝和嫻熟的操作手法,不到5分鐘,學院高壓輸電線路施工運行與維護專業大二學生陳林誠就爬到了40米高的高壓輸電線路塔頂,開始認真檢查塔頂的線路。陳林誠說,盡管學這個專業看似有點兒辛苦,但每一步都按標準操作就不會出問題,“對于就業,我們完全不用愁”。
“想不到學校還有這么好的發電廠,學生在這里能學到扎實的技能。”廣西明電建設公司總經理陳軍是學院1995級畢業生,聽說有校園開放日,就拉上自己的3個副總一起來參觀。看到學院25畝的電力技術綜合實訓基地和陳林誠嫻熟的高空操作實訓,他說:“我們公司就是需要這樣能吃苦、有技術的人才。”當天,該公司就與電力系4名2015屆畢業生達成了就業意向。
在職業教育活動周中,該學院還面向當地企業開展了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培訓、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服務、用電安全宣傳、網絡安全和電腦網絡技術培訓等多項為民服務活動。(本報綜合報道統稿:翁小平采寫:記者朱夢聰沖碑忠王英桂孫軍 周仕敏 通訊員 尹曉軍)
《中國教育報》2015年5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