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美國高校正在醞釀一場"虛擬革命"
2009年09月17日 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3日播發一篇題為《美國高校正在醞釀一場虛擬革命》的文章說,今年上大學的學生可能成為傳統意義上"上大學"的最后一代,上大學不再僅僅意味著整理行李、找宿舍和聽教授講課。本科教育正面臨徹底的重新洗牌。與報紙一樣,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共享將打破傳統的大學概念。
推動這場變革的真正動力是市場:網絡課堂費用更低。社區大學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已經在試驗開辦無需宿舍也無需往返聽課的網絡課堂。遠程教育技術不斷進步,也正在改變學生獲得文憑的方式。隨著一些重點大學開始在網上提供基礎課程教學,我們會發現今后網絡教學將日益被大眾所接受。
網絡教育不僅僅意味著學習方式的改變,學術研究資金供給、高校文化和教師任期制度都將受到沖擊。
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和大學都靠出售信息來維持生存。現在網絡日益成為廣告客戶的新寵,這意味著報紙收入的主要來源正在逐漸消失。大學也出售信息,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學位、更好的工作以及人脈資源。與報紙一樣,現在這些不再是大學的獨有特征。學生們可以在網上找到教學視頻、完整的練習題和課程提綱。再過5年或10年,年輕人(或老年人)就能找到幾十個口碑良好的網絡課堂,在網上完成考試,并免費查看學術著作。
但人們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他們也希望獲得學位。大學提供網上文憑的成本更低,它們不用租賃教學場地,因此也可以收取更低的學費。即使在經濟衰退前,已經有大量證據表明許多人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取得大學文憑,這種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網上文憑成本相對較低,在今后的幾十年里,隨著各所大學在這一領域內展開競爭,費用只會越來越低。
一些社區大學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已經在網絡教學方面有所突破。社區大學正通過互聯網,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地提供教育機會。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則抓住不少人希望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文憑的心理,大力推廣網絡教學。
網絡教育使"課堂"和"大學"不再連為一體。網絡教育的課程主要按學分來計算,而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由一大群學生到教室上課。
當然,在雇主敞開胸懷接受網上文憑之前,我們還需要進行觀念上的轉變。如今這種轉變的所有要素已經到位。一些重點大學已經開始實施網絡教學,約有一半的大學生在畢業前上過幾所大學。很快你就會看到有更多的網站為學生提供不同大學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