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性收費逐年減少
綜合新華社電 補發丟失因私護照費由每本400元降為200元,紙件商標注冊申請費由每件1000元降為800元,財產繼承受益額20萬元以下的公證費由受益額2%下調為不超過1.2%……最新公布的降低14個中央部門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直接關系百姓和企業切身利益。
財政部昨日提供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累計取消、停征和減免465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7項政府性基金,每年可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2000億元。
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5857.43億元。另外,目前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有194項。各省(區、市)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不一致,大部分省份有20至30項。
■ 釋疑
已經收稅為何收費?
許多行政事業性收費發生在居民和企業主到政府有關部門辦事過程中。那么,公民和企業已經納了稅,為什么到政府部門辦事還是要再交行政事業性收費呢?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說,因(收費提供的)服務不是所有人都享受,比如考試費、訴訟費等,服務需要的成本也不應該從稅收里面出。其實國外也有這種形式的公共收入,叫做使用者收費。
針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收費偏高甚至亂收費的現象,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明年6月底前要基本完成清理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工作。中央有關部委清理收費的同時,各省份也在行動。山東提出,現有省級7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取消三分之一以上,現有管理服務類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收費資金怎么用?
對于行政事業性收費資金的去向,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部分專項收費,比如排污費按照國務院條例的規定專門用于污染治理,其余都要納入財政預算。
此外,行政事業性收費還實行收繳分離。收費單位開出單據后,繳費人持有單據去銀行繳費,錢直接進入國庫。財政部定期對財政票據進行監督核發,這樣從源頭就可以看出收費是否合法。
汪德華表示,對于相關部門提供服務需要的經費,由財政撥款給它。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