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分拆的利與弊
作 者:外電精選 來 源:搜狐IT發表日期:2014-10-09
10月7日,惠普正式宣布將分拆為兩家獨立上市公司,一家公司名為HP Inc.,包括PC和打印機業務;另一家名為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主營企業硬件和服務業務。兩家公司規模基本相當,年營收都超過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76億元)。此次分拆預計于2015財年底前完成。
這家創辦于1939年的美國老牌IT廠商要進行重大的戰略重組了,這個消息卻絲毫沒能讓美國科技媒體吃驚,人們的反應卻是:為啥不早點分拆?為啥等到現在才分?如果早點分拆,也許惠普今天的情況會理想很多。
外媒總體上是看好這次分拆的,《紐約時報》撰文稱,這是惠普重新邁出尋找企業發展活力的關鍵一步。根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CNET等國外媒體的觀點,惠普此次分拆至少帶來以下幾點好處:
1、更專注于各個領域
惠普當前的業務幾乎涵蓋了所有,卻在任何一個領域都不夠專注,不足以取得主導地位。比如,雖然是打印機巨頭,但在3D打印方面卻落后于人。即使是在個人電腦業務上,全球最大的電腦廠商的寶座也被聯想奪走了。分拆之后,惠普各個業務有望重新整合資源,更好的專注于企業和消費者業務。
2、扭轉研發開支下滑的頹勢
惠普目前的研發投入只有銷售收入的3%,而電腦、打印機和企業市場業務都在爭奪這塊小小的蛋糕。分拆后,惠普將扭轉研發投資滑坡的頹勢。
3、為私有化退市鋪路
作為一家巨無霸公司,惠普幾乎不可能退市。但在分拆之后,每個單獨的業務都有機會實現私有化退市。在科技市場,已經出現了一股私有化退市的浪潮,戴爾、Tibco等公司都已經選擇退市,離開資本市場之后,這些公司無需面臨華爾街的業績和股價壓力,可以更加從容的實施轉型戰略,更加重視長期戰略性規劃。
4、提升軟件和云計算業務比重
惠普硬件業務的比重過大,和其他企業IT服務巨頭相比,軟件已經成為惠普最薄弱的一環,而軟件實際上在惠普的收入中占到更大的比重。惠普需要加強軟件和云計算業務。分拆后,惠普在企業軟件和云計算領域可以實施更多的并購。
5、組織架構更集中,有利于收購合并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美國的云計算和數據存儲巨頭EMC曾與惠普洽談并購交易,但雙方因價格和業務架構而沒有談攏。
顯然,EMC可能并不希望同時獲得惠普的電腦或者打印機業務。而獨立之后的惠普企業業務,體量將會變小,組織架構將更集中,有助于未來的轉讓合并交易。
6、聚焦高利潤的企業市場
CNN網站引述分析師稱,此次分拆,對惠普是個利好,分拆之后的兩家公司,將更加靈活,能夠獨立重塑各自的業務。惠普可以在企業服務領域投入更多資源,而惠普的企業業務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利潤率”,據估計,惠普企業業務的利潤率在20%左右。
7、對客戶來說是個好消息
根據FoxNews報道,惠普將保持主要精力于惠普品牌,這對于客戶來說,是一個積極舉措。”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師懷特(Brian White)表示:“惠普分拆將使公司精力更集中并且增加靈活性,因此分拆是一個勇敢明智之舉。”雖然目前PC市場增長乏力 ,但斯考尼克茲尼認為惠普分拆將有助于其進行創新,惠普曾在其聲明中表示3D打印及“新計算機體驗”將是分拆后HP Inc的關鍵業務部分。不過惠普的平板電腦產品仍然面臨著來自蘋果iPad的艱苦戰斗。
在惠普宣布分拆消息后,當地時間周一其股價上漲了6%,看來投資者也挺歡迎惠普的這項決定,不過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惠普這一決策,biventurebeat網站就認為,股價上漲只是短期效應,惠普分拆自己是一種失敗的市場策略。網站援引分析師的話從兩個方面批評了惠普:
1、長期來看兩家公司都將陷入困境
高地風投(Elevation Partners)常務董事羅杰•麥克納米(Roger McNamee)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以前惠普為了生存選擇和別人合并,現在也是為了生存,決定分拆自己。分拆后兩家公司的境況也不是很好。每次面對趨勢,惠普總是要慢個兩到三年,不像每次都能及時轉型的IBM,已經將PC和服務器業務賣給聯想。麥克納米說:“我唯一能確定的是交易可以讓管理層獲得豐厚的報酬。平心而論,我認為過去20年惠普的管理都非常糟糕。惠特曼接管時公司的狀況就不佳,但我看不到她能讓公司好轉的證據……長期來看兩家公司都將陷入困境。”
2、將失去大企業的協同增效效應
表面上分拆公司的原因有兩個:讓惠普平穩運轉和釋放價值。沒錯,惠普太過龐大,難以駕馭。但之前的首席執行官菲奧莉娜為公司的定調是“合并讓公司更好”,因此當年惠普與康柏合并,成為全球第一大PC廠商。在決定分拆前惠普一直遵循這種理念。“合并更好”的關鍵一點就是隨著數量級的增加,要素成本會變得非常低。比如說大規模采購顯示器、處理器、內存和硬盤,可以將這些零部件的價格壓在最低水平,分拆后惠普將失去這種協同增效效應。
不過總體上看,對于惠普來說分拆的影響是正面的。惠特曼顯然看到了,比起失去供應鏈優勢,分拆的好處更多。他相信分拆后兩家公司將更加敏捷,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不過,現在斷言分拆是否使公司生產出更好的產品還太早。惠普當然希望兩家公司盈利能力都有提高,或者至少一個失敗而另一個仍然成功。也許惠普還有一個尚未公布的宏大計劃,但如果惠普所有專注與靈活性之談都變成沒有野心的空中樓閣,那么分拆的結果也將令人失望。
本文關鍵字: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