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強化內部管理的三項建議
作 者:山西專員辦 來 源:財政部網站發表日期:2016-01-2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我國法治化建設推進,會計師事務所日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功效。從近幾年調研情況總結分析,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中仍然存在實施審計程序不到位、審計證據不充分、未保持執業懷疑態度、未充分關注報表列示和信息披露錯誤表述、業務工作底稿的編制和歸檔存在瑕疵等系列問題,影響并制約著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為了進一步促進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并扎實有序提升執業質量,務必要從三個方面強化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
一、強化隊伍素質,規范執業行為。較高的業務能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會計師事務所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會計師事務所應強化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一方面通過各種培訓,提高執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選拔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好的專業人員建立骨干隊伍;另一方面進一步規范執業行為,嚴格執行審計程序,規范工作底稿,在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工作層面和具體業務執行層面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按照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依據充分、程序合法、處理恰當的原則出具審計報告。
二、加強質量控制,防范重大風險。按照會計師事務所總分所一體化的要求,分所應該有效執行總所制定的質量控制制度,強化內部系統風險控制。分所內部應設置專職質控崗位,對各類業務項目的質量進行審查,形成項目部內部復核、質控復核、主任會計師或類似職位的人員復核的交叉復核程序,并做到相關程序執行到位、業務工作底稿復核到位,避免分所內部質量復核流于形式,規避業務承接與業務執行過程中,對企業重大事項的風險評估和控制出現不當,降低執業風險。
三、完善財務管理,提高信息質量。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與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息息相關。會計師事務所要提高自身的會計信息質量。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認真梳理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發現漏洞,建立風險管理嚴格,質量控制有效,公開透明,相互制約的管理機制,完善財務內部控制的管理措施,充分發揮事務所各層次管理機構的職能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設立專門部門負責員工培訓工作,制定和執行培訓計劃,規范業務操作,避免重大會計差錯的發生,保證會計核算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