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62sm2"></kbd>
<strike id="62sm2"><menu id="62sm2"></menu></strike>
  • <samp id="62sm2"></samp>
    <strike id="62sm2"><menu id="62sm2"></menu></strike>
    •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

      作 者:蔡秋紅 來 源:中國會計視野發表日期:2018-10-25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修改的主要內容 現行實施條例共48條,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共48條,其中修改25條,刪除19條,新增19條,主要修改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完善有關納稅人的規定。 新稅法將居民個人的時間判定標準由一年調整為183天。為吸引境外人才,現行實施條例規定,對構成居民納稅人身份不滿五年的無住所個人,其取得來源于境外且不是由中國境內企業和個人支付的所得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從構成居民納稅人的第六年起,就其全部境外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為維持政策穩定,此次修改平移了上述政策,規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個人,構成居民納稅人連續不滿五年或滿五年但其間有單次離境超過30天情形的,其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以只就由中國境內企業和個人支付的部分繳納個人所得稅;構成居民納稅人滿五年,且在五年內未發生單次離境超過30天情形的,從第六年起,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第四條)。 (二)完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范圍。 為維護國家稅收利益,明確在中國境內開展經營活動而取得與經營活動相關的所得、轉讓對中國境內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投資形成的權益性資產取得的所得,以及由中國境內單位和個人支付或負擔的稿酬所得和偶然所得等所得,為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同時,考慮到當前經濟數字化迅猛發展,未來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范圍作出調整,規定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對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范圍作出調整(第三條)。 (三)完善應稅所得范圍。 一是完善經營所得范圍。2000年,國務院決定對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征收企業所得稅,僅對其業主、個人合伙人征收個人所得稅,此次修訂實施條例明確個人通過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取得的所得納入經營所得,同時,按照新稅法的規定,將個人承包、承租、轉包、轉租取得的所得納入經營所得(第六條)。此外,考慮到現行政策對生產經營所得規定了每年減除4.2萬元費用,新稅法將個人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每年6萬元后,為保持政策銜接,規定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伙企業個人合伙人以及其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的經營所得,減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第十五條)。 二是增加視同轉讓財產的規定。與現行政策相銜接,明確個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財產用于捐贈、償債、贊助、投資等用途的,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應當視同轉讓財產,對轉讓方按“財產轉讓所得”征稅(第十六條)。 三是明確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的范圍。新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減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條例規定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包括個人繳付符合規定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以及國務院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項目(第十三條第一款)。 四是完善境外所得計稅方法和稅收抵免制度。為明確境內外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的計算,規定個人從境內和境外取得的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應當分別合并計算應納稅額(第二十二條)。對個人境外所得抵免限額繼續采取分國別(地區)不分項的計算方法,同時規定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可調整抵免限額計算方法(第二十三條)。 (四)增加反避稅條款。 新稅法增加了反避稅條款,借鑒企業所得稅法的成熟經驗,實施條例細化了反避稅的有關規定,明確了有關概念和判定標準。一是明確了關聯方、關聯關系、獨立交易原則、受控外國企業、實際稅負明顯偏低、合理商業目的等概念的含義和標準(第二十五條至第二十七條);二是明確了納稅調整利息的計算方法(第二十八條);三是明確納稅調整具體方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第二十九條)。 (五)完善稅收征收管理規定。 一是明確在特殊情形下可指定扣繳義務人??紤]到目前向個人取得所得的形式和渠道較為復雜,實施條例規定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可以指定掌握所得信息并且對所得取得過程有控制權的單位為扣繳義務人(第三十二條第四款)。 二是增加個人實名辦稅和使用納稅人識別號有關要求。明確個人應當憑納稅人識別號實名辦稅,對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個人在首次發生納稅義務時,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明確個人首次取得應稅所得或者首次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或者稅務機關如實提供納稅人識別號及與納稅有關的信息(第三十二條)。 三是明確綜合所得辦理匯算清繳情形。明確對于取得兩處以上綜合所得,或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其收入減除專項扣除(“三險一金”)后超過6萬元的應辦理匯算清繳(第三十三條)。對于只取得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在日常預繳環節繳納全部稅款的,不需辦理匯算清繳。 四是細化專項附加扣除征收管理。明確專項附加扣除的辦理方式,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可以提供信息由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時辦理;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納稅人,應當在匯算清繳時辦理(第三十六條)。明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留存與納稅有關的資料備查(第四十一條)。明確稅務機關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對納稅人提供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抽查,在匯算清繳期結束前發現納稅人報送信息不實的,稅務機關責令納稅人予以糾正,在當年匯算清繳期結束前,再次發現上述問題的,稅務機關依法予以處罰(第四十二條)。 五是明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部門協作配合制度。明確公安、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專項附加扣除相關的信息;納稅人經常居住地、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專項附加扣除涉及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稅務機關核實專項附加扣除相關信息(第四十四條)。 此外,對條文作了個別文字修改。
      本文關鍵字:個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66久这里精品99|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蜜臀AV无码精品人妻色欲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日本精品卡一卡2卡3卡四卡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

      重要提示

      1、報名前,應認真閱讀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入學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網絡教育的辦學模式,并愿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學業。
      2、報名表一經確認,將隨成績等進入學生檔案,你需要對本報名表所填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3、如同時報讀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須分別填寫學歷教育報名表和非學歷教育報名表。

      學歷教育報名 非學歷教育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