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推動行業做強做大和又好又快發展——《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之七 (2)
來 源:未知發表日期:2011-12-05
56號文件精神,2010年7月,財政部、工商總局印發《關于推動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暫行規定》(財會[2010]12號),要求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盡快由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形式轉制為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鼓勵中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截至目前,8家本土大所已基本完成特殊普通合伙轉制;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尤其是證券資格事務所轉制工作也在積極穩妥地準備之中。會計師事務所轉制能否成功、轉制后能否實現跨越發展,除了有賴事務所自身的努力,外力的推動特別是行業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推動必不可少??梢灶A見,“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組織形式變革的關鍵時期,加快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監督和指導事務所強化內部治理和夯實“內功”,對于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整體素質的較快提升意義重大。二、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加快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的風險挑戰
財政部歷來高度重視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在整體規模、執業質量、服務能力、社會地位、國際影響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由于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等多種原因,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綜合實力不強、規模結構失衡、創新能力不足,一些制約行業發展的風險因素仍然存在,行業發展的潛力活力還沒有充分釋放出來,亟需從行業管理角度下大力氣予以解決。
(一)市場開拓風險。伴隨著我國企業重組的活躍、海外并購的提速、中小板的推出和國際板的醞釀,注冊會計師審計鑒證等傳統業務的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同時也衍生出大量新型的經濟鑒證、社會監督和咨詢服務需求,極大地拓展了注冊會計師的業務領域。與此相適應,針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管理形式不斷翻新、管理內容不斷豐富、管理難度不斷增大,迫切要求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會計師事務所自身加快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能力。
(二)人才隊伍風險。自財政部實施注冊會計師人才培養工程以來,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人才總量大為改觀,人才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但是由于一些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注冊會計師人才隊伍仍然存在著結構性失衡現象,單一型、證書型人才較多而復合型、創新性人才較少,尤其缺乏一批具有戰略思維、熟悉國際慣例、擅長市場開拓的外向型人才。如果不能從行業管理角度高度重視、切實解決,勢必削弱行業發展后勁,制約行業長遠發展。
(三)品牌建設風險。品牌是會計師事務所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經過“十一五”時期深入實施做強做大“走出去”戰略,我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的守法誠信意識和專業服務水平大幅提高,涌現出一批規模較大、質量較高、實力較強的民族品牌事務所。但相較于國際著名事務所品牌而言,我國自主品牌仍較稚嫩,國際知名度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品牌穩定性不夠。必須要將品牌建設作為“十二五”時期行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讓品牌指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未來發展之路。
(四)跨境監管風險。經濟全球化和資本國際化使得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提供跨境服務逐步常態化,與之相適應,跨境監督國際合作勢在必行。我國一直主張基于平等互信和完全信賴的跨境監管合作模式,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和法律尊嚴的根本要求。如何有策略、有步驟地推動雙邊或多邊跨境監管合作談判,如何有效地規避跨境監管可能帶來的新風險新挑戰,是未來一段時期行業管理工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難題。
三、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加快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目標任務
針對新時期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的風險挑戰,《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健全與發展現代服務業、國際服務貿易和實施“走出去”戰略相適應,大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協調發展,執業領域不斷拓展,能夠持續提升行業社會公信力和誠信度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強做大,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圍繞這一中心,《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全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體系、加快發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