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咸魚翻身故事之二——寶拉:看清方向
來 源:未知發表日期:2014-11-28
寶拉的故事:你要客觀思考反敗為勝的可能方案,是選擇本公司內另一職位,還是跳槽到一家新公司或轉行。
以寶拉為例,我們認識她的時候正在研究在線廣告公司高管在公司重組后該如何自保。當寶拉所在高科技公司的新任CEO宣布公司改制時,她覺得自己相對安全,因為她帶領的歐洲事業部已經連續11個季度業績達標甚至超標,她本人更是5年內晉職3次。但后來她才發現自己的職位將被撤銷。
剛開始寶拉怨聲載道,從公司政治到未能保護她及其團隊的老板都在她的指責之列。收到離職通告3個月后,她迎來在任的最后一天。寶拉對之后的日子沒有任何計劃也不想立刻做規劃。不過,她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與事業,又聯系朋友和工作伙伴,用她的話說“并不是為了拉幫結派”,而是要征求人生未來方向的思路和建議。
寶拉會反思與友人的每一段對話,并做筆記,最后總結出她所謂的“我下一份工作的4要素”,即向市場投放新產品(而不是把美國產品換個地區銷售)、與客戶更直接地交流、效力于一家有獨特價值主張的公司,以及與喜歡并信任的同事共事。其后,寶拉根據這些條件展開了工作搜索。
【分析】要想在失敗中尋找機遇,你要認真審視自己及內心所求。研究表明很多人職場受挫后會選擇逃避現實,有人去旅游解憂,有人則通過瘋狂工作、暴飲暴食來麻痹自己,還有人拒絕與親友探討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盡管這些做法可以讓他們情感上有所宣泄,但并不利于自我提升與轉變。積極尋找未來發展的多種可能才能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機會通常不會從天而降,而那些剛剛折戟、正處在悲憤交織狀態下的人就更難看到機遇。
變革管理專家威廉姆·布里奇(William Bridge)的研究表明,人們在痛苦抉擇是維持現狀和既定方法還是放棄眼前的一切時,承受著巨大壓力。我們提供過咨詢的領導者將此稱為“曙光期”,指人們處在被徹底打敗,不知未來如何才能成功的階段。
這也就是我們何以要花時間試驗一些之后的職業發展方案。你可以咨詢職業規劃師或參加心理治療,來確定目標并實現自我提升;也可以暫時離開崗位回學校深造,或在初創公司或非盈利組織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看能否繼續發展下去。冷靜一下可以讓落敗者在挫折中找到新思路。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