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我們能領到的養老金到底是多少?
來 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發表日期:2015-11-06
朋友圈里關于養老的話題不少,領養老金的算法五花八門,很多人一定很關心,交了這么多年的養老保險,自己到退休時,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今天小編就帶你徹底弄清楚”云深霧繞“的養老金計算方法。
▼“三種人”和“三部分養老金”
三種人,是指依據《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確定的人員劃分。1998年7月1日之后參加工作的人,被看作“新人”,現在企業中的75后、80后基本屬于“新人”;1998年6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并且在2006年1月1日以后辦理退休的人,被看作“中人”;2005年12月31日之前辦理退休的人,被看作“老人”。
三部分養老金,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決定下發后,確定了“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中人有過渡”的養老金發放原則。
新人:退休后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中人: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老人:仍按照原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標準發給基本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養老金都怎么計算?
先說個人賬戶養老金。我們每月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部分,這部分錢進入個人賬戶。到可以按月領退休金時,個人賬戶中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就是這部分的金額。
計發月數要根據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來確定。目前《決定》中規定了退休年齡和計發月數的對應表,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一句話,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是繳的越多,退休越晚,每月得到的越多。
再說基礎養老金。單位每月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的單位部分,這部分錢進入社會統籌賬戶。既然是統籌賬戶,那么養老金的配發就統一安排?;A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充分體現了我國特色的“統賬結合”養老保險制度。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看到這,暈了吧?別急,帶你慢慢理解。
簡單說,基礎養老金由
?、佼數厣夏甓仍趰徛毠て骄べY
?、诒救酥笖祷U費工資
?、劾鄯e繳費年限三部分進行簡單的計算得出。
也就是①+②的平均值和繳費年限乘積的1%。
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不難理解,關鍵是“當地”的選擇有學問。它是指退休待遇領取地,直接跟退休時當地的社平工資關聯??缡×鲃拥娜藛T更應該關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辦發[2009]66號)中對待遇領取地的詳細規定。
在理解指數化繳費工資之前,說說指數化的必要性。指數化就是讓不同年度的繳費工資除以上一年社平工資后,得出的比值。其目的是把絕對數變成相對數。>1表示繳費工資高于社平工資,<1表示低于社平工資,每一年都有一個繳費工資指數,將全部的指數加和求平均,就得出了繳費工資平均指數(Z實)。這個指數的大小,直接表明了該職工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相對位置。這里所說的繳費工資就是指社?;鶖?。
因此,指數化繳費工資就是:
退休時上年社平工資×繳費工資平均指數。
綜合來看,其實這個做法就是金融學中計算貨幣現值的方法,使歷年繳費工資平均值更科學更準確。
關于繳費年限,是“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的總和?;\統地說,對于1992年10月1日之前有按照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的人;對于參加工作后,在體制內外轉移過的人;在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之間轉變過的人來說,就存在視同繳費年限。關于視同繳費年限的確定,目前是依據職工人事檔案材料中的記載來定,所以個人檔案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實際繳費年限就是實實在在向社保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梢栽诿磕晔袆趧颖U暇粥]寄的繳費信息對賬單上清楚了解。在辦理退休時,社保中心會一次計算出個人的實際繳費年限。
最后再說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只有“中人”才有。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逐漸建立起來的,在98年6月30日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各地的“統賬結合”試點不統一,因此“中人”的個人賬戶并未積累多少金額。為了平穩過渡,加發的這部分錢,就是過渡性養老金,意即為實現政策過渡而加發的養老金。國家并未統一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具體由各地政府制定。
舉例說,北京市從92年10月1日起開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因此就存在92年10月1日之前的視同繳費和92年10月1日—98年6月30日之間的實際繳費。在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待遇核準中,分別據此確立N值和N實98值,從而確定視同繳費情況下的過渡性養老金(G視同)以及實際繳費情況下的過渡性養老金(G實際),加在一起就是職工應領取的過渡性養老金總額。
從理論上講,隨著領取過渡性養老金人員的老去,過渡性養老金也將退出歷史舞臺。
▼企業年金作補充
上述種種,是我們交養老保險所能帶來的退休金收入。
除了這部分外,逐漸有部分企業開始實施企業年金,可以說這部分是國家養老保險基本制度的一個補充。企業年金源于基金累積制,也是由單位和個人分別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繳納到職工賬戶。自退休之日起,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按月發放。
▼精明的你,在看透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后,必須知道
繳費基數決定了我們將來領取養老金的多少,沒有絕對值,代表相對的經濟生活水平。
跳槽,忽視了個人檔案材料和社保繳費,會直接影響繳費年限。
能在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退休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遲遲未落地“延退”的這個靴子,會給我們的養老金添磚加瓦。只是,大爺大媽的我們,那時身心還好?
以己之力促國家經濟繁榮,俗話說水漲船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