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62sm2"></kbd>
<strike id="62sm2"><menu id="62sm2"></menu></strike>
  • <samp id="62sm2"></samp>
    <strike id="62sm2"><menu id="62sm2"></menu></strike>
    • 從年薪10萬到月薪10萬,我只用了四年

      來 源:未知發表日期:2018-03-30

        在一個百無聊賴的周末早晨,朋友圈的大雪叫醒了我,我剛回復一個驚訝的表情,朋友問約嗎?約!

        四年前,也是一個雪天,我下定決心辭職。當時每月工資單上的收入是7900元,加上一年兩次獎金,最多也就1萬。入職的時候直屬領導還特意囑咐我說,這個收入是她找大領導"特批"的比其他人高,讓我保持低調……

        四年后,我的月收入是10萬以上,這樣百萬年薪的Offer共有3個:一家智能終端企業、一家房地產公司,還有一家新能源汽車。

        在衣柜里亂翻了一番,套了一件暖粉色的羊絨衫出門了,一如既往我又遲到了。一進包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我,我卻打了一個冷顫。

        對于一個人來說,最怕的就是"前任"和"現任"在一起,何況他們不是朋友,而是你的老板!

        酒過微醺后,還是"現任"A老板提議說,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吧,畢竟有些是新面孔,順便敬一圈酒,我的思緒也回到了四年前……

        那一年,移動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在傳統行業工作的我希望改變;那一年,孩子上幼兒園了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作為媽媽的我希望改變。

        那一年,我34歲。

        于是, 我從傳統行業跳槽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

        第一次"漲薪"

        從7,900到14,000 你要把工資市場化

        第一次"漲薪",從7,900變到14,000.這是互聯網公司給的行業標準薪酬,換句話說,這次漲薪是因為薪酬走向市場化了。

        但是坦率的講,還是給低了。

        由于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并沒有直接匹配的崗位,也就難以評估價值,因此,和當年畢業就直接去互聯網的同學相比,我的薪水不到他們的一半。

        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趕超他們(誰讓我之前幾年過的日子太舒服了呢),這就是市場的殘酷!

        互聯網公司的平均年齡是29歲,而我34歲了,有時候走在辦公室里真的很恍惚,有一次年會上一位女高管開玩笑說:

        "我每天找到自信就是加班看到打掃衛生的大媽,終于有人年齡比我大了".

        我知道這不是玩笑,而是我們這些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人的共鳴。

        的確,互聯網文化接受起來也需要一個過程。

        在一封通發郵件中,居然有這樣的自黑詞匯,這是一次圓(sang)滿(xin)成(bing)功(kuang)的活動(記憶也許有出入);在一次選題會上,平時溫文爾雅的老板指著來自某傳統電視臺有些許名氣的導演方案,勃然大怒:你以為互聯網用戶就是黃賭徒嗎,你根本不了解用戶!

        是的,轉型——不是跳槽就能解決的,這一切只是職場修行的開始,關鍵是思維模式的轉變。

        在這一年,我經歷了中國第一個純網自制綜藝的誕生過程,參與了植入廣告評估方法論相關工作。對于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招商環節至關重要。優秀的內容、成功的招商,在領導的指揮下經過團隊集體的力量,共同開啟了從版權綜藝到自制綜藝的新時代。

        我是幸運的,獲得了隨著一個新興企業一起成長的歷史機遇,有一個詞最合適就是"順勢而為".

        項目的成功,我也順其自然獲得老板的賞識,半年內第二次漲薪提升到了約2萬的收入。

        干了一年半后我離職了,有兩個原因:

        一是我要加速跑,當時媒體廣告變現遇到瓶頸,"生態"的概念炒的很熱,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二是我的課業完成了,我可以不用在學校附近打工了。

        (補充一句,當時為了說服家人辭去穩定的工作,我又重回了校園。這家公司就在校園兩站公交的路程,晚上六點下班打卡正好去上課,第一年我還一邊工作一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

        第三次"漲薪"

        漲到了3萬 秘笈:去對標公司新業務

        第三次"漲薪",漲到了3萬左右。從一個行業中排名第一的企業跳槽到行業排名靠后的企業,薪水自然會增加。換句話說,對標企業是你跳槽的一個方向,他們需要你的經驗,自然會提供高你的薪水。就如同博士畢業去外地當老師,還有安家費,在北京收入卻不多一樣的道理。

        去了新公司之后,我就是一副"實習生心態",什么都能做。

        有一天我回家后,懶洋洋坐在沙發上,我說,"爸,我上了三個月沒有辦公座位"

        我爸說,"你怎么上班的呢?"他一臉錯愕。那時的我就是很開心。

        我以前可不是這樣,很在乎辦公條件,比如畢業選擇工作的時候,甚至會看公司的馬桶怎么樣,你以為我忽悠你嗎?真的呢(臉紅)。

        我之前工作單位的樓可高了,每個人有寬敞的辦公桌椅,還有補貼的午餐,這些都是爸媽過年和七大姑八大姨說起女兒自豪的談資。

        80后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踏實肯干,不喊苦不喊累。但是我工作幾年如一日,經常加班,有隔壁科室的大姐都問我說,難道你們科沒有其他人了嗎?

        大單位就如同轟隆隆的機器,每個人就是其中的螺絲釘,日復一日重復同樣的工作,有時候會有一種無力感。

        我就想不明白,為什么我這么努力,事業還是原地踏步?

        有一天去一個同鄉的姐姐家玩(曾在BAT做HR高管)她問我說,

        "高樓大廈和你有什么關系?你要做有利于你事業發展的事情。"

        她一下子擊中我敏感的神經,高樓大廈代表的是外界的看法評價。有時候我們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找工作,就像找對象,不是找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而是聽起來最有面子的。

        我已經34歲了,如果再不突破,這輩子我會后悔。姐姐的話讓我豁然開朗,于是后來我主動尋求改變,面對變化也能欣然接受。

        第五次"漲薪"

        翻番 秘笈:跨界你的賽道更寬了

        這不,新公司面臨新的挑戰,《羋月傳》要開播了,我們還沒看到樣片,新來的副總裁很著急,面對騰訊的同期播出,內部普通員工的士氣也不高。

        既然我們的網站播放量排名第二陣營都算不上,總裁說,不能在別人的延長線上創新,我們就要走自己的道路。

        我一方面和領導去了節目公司,想盡辦法提前半個月比騰訊看到樣片,提前籌備推廣計劃,另一方面我們打出"生態大牌",聯合包括電視、手機、商城、酒在內的六大生態成立了項目型組織,一起做《羋月傳》IP的跨界聯動。

        (不像現在傳媒公司都爭著做"中國的迪士尼"大打IP牌,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在沒錢的情況下,如何將資源在全集團最大化利用)。

        為了搶到會議室,我們通常選在中午12點開會,一邊盒飯一邊討論,到后來我看到公司的盒飯就想吐。

        最后這個項目我們拿到了100個品牌的支持,成為十年劇王,用戶日活躍度甚至超過我的老東家,獲得了單周全網移動端第一名。

        受到這個項目成功的影響,我有了一筆額外的獎金,更重要的是獲得更多工作量的機會。

        (對,你沒看錯,不漲薪工作負擔加重了。也許你不認為是機會,也許你會抱怨,反正當時的我樂著呢,我需要的就是加速成長!)

        我從小從事體育,8歲開始沒有童年、沒有寒暑假,記憶中就是孤獨的一圈一圈的跑啊跑,所以面對挑戰,我不覺得有壓力,反而是刺激和動力。

        那時的我,有時候為了平衡學業、工作和家庭,通常的做法是下班九點前回去陪孩子,早上四點起來寫論文,上午八點半去開會,中午大家在五星級酒店享受饕餮盛宴,我躲到車里補覺,下午涂一下口紅,裝作神采奕奕的樣子,其實餓著肚子再繼續開會……

        那段時間電視劇《偽裝者》很流行,我想是大家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

        誰又甘心擁有單面的人生呢?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的職場開掛。

        成功的做成一個項目,業務范圍就會擴大一圈,我也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從負責視頻一個業務線,到負責視頻、廣告,再到影視,最后到整個互聯網業務群。

        在此期間,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我沒有一次和領導提過加薪升職。

        有一次年底評議,辦公室的好姐妹提醒我,

        "有人說你巴結領導".我,笑了。

        心想,說我任何缺點都可以,比如愛遲到,但最不可能巴結領導的人就是我,因為在我眼里,這就是一份"實習工作",我在乎的就是做事、做事、做事。

        一晃又是一年半過去了,在年底全員調薪的時候,經過層層答辯,我被破格兩級升職到高級總監兼總經理,薪水第四次漲到了4萬以上(這個是級別對應的薪水范圍平均水平,換句話說級別上升了,薪水自然會漲)。

        來年七月,我畢業了。

        當我亮出我的高學歷的時候,當履歷上一個個創造行業第一次都有我的身影的時候,再加上這四年周圍的朋友層級越來越高,我已經不用再像其它畢業生自己去投簡歷、找獵頭,而是經過總裁級的人物推薦介紹,就找到了新的工作,薪水又翻了一番。

        與四年前相比,我將年薪變月薪,漲幅高達11.5倍,跑贏了GDP.

        回顧總結一下:

        第1次"漲薪",從7,900變到14,000.把你的薪酬市場化。

        第2次"漲薪",提升到了約2萬的收入。找到行業中的領軍企業一起成長。

        第3次"漲薪",漲到了近3萬。跳槽對標企業的新興業務(不是競爭關系)是漲薪的快速通道。

        第4次"漲薪",躍升4萬以上。級別上升了,薪水自然會漲。

        第5次"漲薪",再次翻翻,月收入10萬以上。多讀書、做跨界的人才。

        看了上述總結,也許有人說是跳槽獲得成功,有人說是因為辭職去上學了,都不得要領。

        更重要的是我從專業化生存,到告別單體經濟的轉變,職業賽道拓寬了。

        原本新聞系畢業的我,不再局限于傳媒的商業模式,而是打破這個專業領域(不再受限傳媒領域的市場規模),努力培養自己成為基于內容產業的跨界聯動人才,這也是為什么這幾家公司年薪百萬,但是產業類型迥異的原因。

        所以,辭職、重返校園并不能改變現狀,思維模式的轉變才是關鍵。

        職場漲薪的7條思維秘笈TIPS

        互聯網時代,工資的市場化是你漲薪的基礎

        跳槽不要只看title,看要做的事情本身更重要

        選擇一家新興的企業,跟隨它一起成長

        要緊跟公司的戰略關注點,順勢而為。

        無論你做的工作多么渺小,都要有產業格局,這樣才能找對未來的方向

        工作是帶薪的愉快的學習過程,不要為了升職加薪而工作

        拓展你的賽道,不要在專業領域死磕,跨界聯動才是未來

        最后,我用了六年的時間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默默無聞的積累,然后用四年的時間完成職場的飛躍。所以,一個人的蛻變可能真的要花十年的時間。

        ——我是現在進行時的——"劉旸,是我原來的下屬,

        雖然不是直屬但我對她印象深刻",

        "前任"(原來單位)B老板微笑著說,我這才緩過神來。

        聽了我的"故事",兩位老板鼓勵我寫出來,分享給更多職場迷茫的年輕人(也算得到了"官方認可"吧)。

        走出餐廳,窗外的雪花自由的漫天飛舞,地面漸漸濕潤起來,我的眼睛也模糊了。

        34歲的我放下了別人眼中安逸的生活,追求女人生寶寶后事業的"第二個春天".四年一晃而過,對我而言就像過去了二十年。

        霍金說時間只能向前行進。

        無論前方是什么,我們不能回頭,只能淚流滿面,步步向前。我把我的故事和思考寫成了一本書《跨界聯動:如何告別單體經濟》,期待與你相伴,一同前行不再孤獨。

        只要是你,就好!

      本文關鍵字: 年薪 10萬 月薪 四年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老牛影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久久精品日韩一区国产二区| 日韩精品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乱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久9久9精品免费观看|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精品日产a一卡2卡三卡4卡乱|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

      重要提示

      1、報名前,應認真閱讀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入學指南,充分了解我校網絡教育的辦學模式,并愿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努力完成學業。
      2、報名表一經確認,將隨成績等進入學生檔案,你需要對本報名表所填寫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3、如同時報讀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須分別填寫學歷教育報名表和非學歷教育報名表。

      學歷教育報名 非學歷教育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