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人大浙江省溫州教學服務中心201303會計學 陳玲玲
“薪”,俗稱工資,是付出個人勞動后所得的報酬。“薪”的多與少,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從而影響個人或家庭的生活質量。誰不想工資高點再高點,口袋里的錢多點再多點,好解決生活突發問題,如目前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看病貴問題凸顯。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因此,工資,作為工薪階層的主要收入來源,承載了重要的份量。
然而,“薪”的多與少固然重要,但如何正確擇業更為重要。有人一味追求高薪,視之為擇業唯一標準,棄專業技能、興趣愛好于不顧自不必說,更有甚者為了高薪走上歪路邪路,觸犯了道德和法律底線。這是萬萬不可取的。該怎樣在“薪”與“業”之間做好平衡呢?
首先,要作好職業規劃。我們很早就接觸了職業規劃,在上小學的時候,很多人被問,“你長大后要作什么?”——“當老師”、“當科學家”、“當醫生”......不過這些不是職業規劃的“幼兒趣味版”。正兒八經的職業規劃還是在大學里接觸到,會有專門的指引,根據個人的專業特長、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等做出對畢業以后的職業規劃。這一步很重要,職業規劃可以讓我們在全新審視自己,找出優點和強項的基礎上,對未來的擇業做好規劃,導航方向。這就像一座燈塔,指引我們在就業道路上前進,遇到大風大浪大霧天氣也不會迷失方向。只要某一工作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管它的薪水起點多低,它都是適合我們的工作,日后終會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相反,如果這工作薪水挺高,但有悖于職業規劃,沒有體現出個人價值,毫無意義,變成純粹的“糊口”飯碗,那這樣的工作干得沒勁,浪費人才。記得有一公益廣告,說的是一個戴眼鏡的高知識分子,整天干的事就是蓋章、蓋章、蓋章......從小伙子蓋成了老頭子,這一生就是在呆滯、機械蓋章中度過。
其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勞動水平。薪水和能力是成正比的。沒有人愿意花重金去雇傭一個對公司或單位產生不了與工資成正比效益的員工。三百六十五行,惟能賢者居之。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做好總結再加以提升,才能提高自己的勞動能力水平,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尋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當你的水平高了,你的含金量高了,你所獲得的報酬才能水漲船高。然而,很多人眼高手低,本身肚子里的墨水就沒多少,還看不上薪水低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終日無所事事,浪費大好青春。
我們要有一顆正確對待薪水的心態,只要找到適合自己人生職業規劃的職業,不以高薪喜,不以低薪悲,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實踐中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才能真正的做到笑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