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網絡學子實踐、青志工作碩果累累
2006年11月22日 復旦網絡教育學院
新聞中心訊 “愛存于心,愿攜與手”復旦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實踐與青志表彰大會于2006年11月15日晚6:30在邯鄲路基地119教室順利舉行,上海市禁毒辦綜合處的堵亞靜女士、網絡教育學院副院長丁石藤老師、上海知名慈善家三宅生輝先生、武警上海市總隊第一支隊十中隊楊洋排長、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閘北工作站站長健生先生和虹口區社會福利院的吳慧珍女士、李玉榮女士等出席了大會。
大會先由網絡教育學院副院長丁石藤老師致詞,丁老師首先向2006年度網絡學院在復旦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中獲得獎項的五個團隊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并總結了2006年度學生青志實踐的各項工作。在此之后出席大會的嘉賓向榮獲2006年復旦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社會實踐優秀項目獎、先進個人獎、先進集體獎、優秀項目監理人獎,第五屆網絡人節實踐主題活動積極參與獎以及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集體、優秀青年志愿者個人獎等共計12個獎項的先進項目、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接著,由榮獲2006年復旦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愛心萬里行——內蒙古赤峰市山村愛心支教”的負責人譚笑同學以及“愛心涌動——大學生關注孤兒行動”的項目負責人王晶晶同學與在場的所有人做了交流發言,介紹各自在青志實踐方面的感想與收獲,與師生們共同分享他們的經歷,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同時也感謝領導和學校老師對青志實踐活動的幫助以及繼續努力、再創佳績的決心。在此之后,上海市悅苗青少年寄養院院長吳忠偉先生代表與會嘉賓發言,吳先生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網院志愿者們表示感謝,并向復旦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志愿者團隊贈送了一面寫著“奉獻社會,凈化心靈”的錦旗。
最后,網絡教育學院學工部部長宋軍老師為此次頒獎大會作總結。他指出,網絡學院的同學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指導,同學們從實踐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中得到了很多鍛煉。網院的實踐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還會繼續發展下去,將會有更多的同學加入到青志實踐的隊伍中來,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背景鏈接:
在上海,活躍著一批優秀的復旦網院實踐工作者與青年志愿者,他們的足跡,從校園向社區延伸,他們年輕的身影,因奉獻而更加亮麗。在過去的一年里,網院的社會實踐和青年志愿者活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志愿者們熱情投身于這些活動中,立足校園,服務社會。
“復旦大學自強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這是一個由復旦網絡學院的同學自發興起、自我組織、自主參與的全國高校首個青年志愿者禁毒團體,為了能夠更好地將禁毒的信念扎根于更多的普通百姓中,為了將這一神圣的接力棒傳遞下去,網院已有6000多人次學生長期參與禁毒宣傳教育活動,而且規模還在不斷壯大。
另外,在上海市禁毒辦支持下,網院學子把禁毒宣講引入模擬法庭的演示當中。參加模擬法庭的志愿者們用他們自己最純粹、最真實的演出為一群群特殊的觀眾帶去了關懷,進行禁毒、普法的宣傳,通過志愿者們真誠的心帶領這些生活有過挫折的孩子走上正途,用愛去感染他們,更將禁毒這一刻不容緩的信念傳達給這些沒有問題的“問題少年”。此項活動深受相關單位的好評,從開展至今,三年來累計模擬法庭的觀眾達到近數萬。
以教之愛,解毒之害,復旦大學網院的禁毒志愿者以他們特有的熱心和愛心,在上海市禁毒教育館和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的共同努力下,實踐小組也在閘北區彭浦街道、徐匯區楓林街道、浦東新區周家嘴街道開了開展了愛心支教結對活動。網院學生利用暑期雙休日的課余時間,前往禁毒社工站所在地,為當地的藥物濫用人員子女開展義務補課。截至今日,接受我們“愛心支教”的藥物濫用人員子女的家庭中吸毒人員的復吸率為零。
知識擁軍是全社會都關注的一件大事,根據當代軍隊的需求,為了提高部門的文化戰斗力以及考慮到將來戰士們轉型的需要,我院志愿者將英語和法律的課堂帶到了軍營。許多同學利用了自己課余的時間,利用自己英語、法學及計算機的優勢,為戰士們授課。志愿者們一絲不茍,默默奉獻的精神感染著每一位戰士,讓戰士們學習的熱情一丈高過一丈,總能在課堂上看到他們踴躍的身影,支教活動因而也如火如荼的展開著。
無論是在禁毒宣傳、愛心支教、還是知識擁軍,復旦大學網絡學院的同學們用青春與熱情彰顯了志愿者們獨特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