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期刊編校質量無小事 抽查結果是這樣得出的
作 者:隋明照 來 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發表日期:2018-04-10
不久前,很多媒體人的朋友圈被2017年部分重點報刊及少兒類報刊編校質量抽查結果“刷屏”,一時間,“你家編校質量排第幾”成為媒體人的熱議話題。那么,這份抽查結果是怎樣出爐的?抽查中發現的常見錯誤有哪些?從結果中又應有哪些反思?帶著這些疑問,《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對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以下簡稱質檢中心)報刊質量部相關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方法——抽查結果是這樣得出的
此次抽查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履行對出版物內容質量進行監管的法定職責而進行的。2017年,質檢中心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委托進行了兩批報刊的編校質量抽查:第一批對116種黨報、行業專業報、晚報都市報,130種學術期刊、行業期刊、大眾類期刊進行抽查,這些重點報刊涵蓋了綜合、大眾服務、行業專業、學術等不同類型,其中部分報刊曾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全國百強報刊等榮譽,具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第二批則是為配合2017年“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活動,對各地區各部門報送的174種少兒類報刊(報紙29種、期刊145種)進行了編校質量檢查。
報刊質量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體現公平公正,抽查的報紙樣本原則上選擇的是同一天出版的報紙,期刊也選擇了同月出版的期刊進行檢查,所有版面內容,包括廣告的編校質量也在檢查范圍之內。檢查過程按照“三審、三核、一反饋”的工作程序,即每一份受檢報刊會經過3位不同專家進行初審、復審、終審3次審讀和初核、復核、終核3遍核對。按照報紙差錯率不超過3/10000、期刊差錯率不超過2/10000的合格標準,對質量不合格的報刊,質檢中心會向相關報刊出版單位反饋檢查結果,召開質量認定小組工作會議,逐一審核報刊單位申辯意見,集體研究討論后形成最終結果。
那么,差錯率是怎樣算出來的呢?記者了解到,審查時,專家會根據發現錯誤的類型扣除相應的分數,比如知識性錯誤、語法錯誤、圖文不符等差錯扣2分,文字錯誤等差錯扣1分,標點和數字錯誤扣0.1分,用扣分總數除以檢查的萬字數,就是最終的差錯率數值。
結果——有共性錯誤也有個性問題
《關于2017年部分重點報刊及少兒類報刊編校質量抽查情況的通報》顯示,本次抽查的重點報刊中,報紙和期刊的合格率分別為97.41%和95.38%,編校差錯率在0—1/10000的優秀報刊共141種,占總數的57.32%,《人民日報》等6種報紙和《求是》等10種期刊編校零差錯。3種報紙、6種期刊編校差錯率超出合格線。
少兒類報刊方面,報紙和期刊的編校合格率均為96.55%,被檢的29種報紙中,差錯率在0—1/10000的報紙有14種,占總數的近一半,《現代中小學生報》等7種報紙差錯率為0。一種報紙差錯率超過3/10000,編校質量不合格。被檢的145種期刊中,差錯率在0—1/10000的期刊有105種,占總數的72.41%,比2016年增長近6個百分點,《大灰狼畫報》等44種期刊零差錯。從近幾年連續開展的報刊質量專項檢查情況看,少兒報刊整體質量良好且狀況穩定。
在此次報刊抽查中,哪些編校差錯比較常見?報刊質量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一般性文字差錯(別字、多字、漏字)、語法錯誤(搭配不當、語義重復、成分殘缺)、標點符號錯誤和數字用法錯誤。舉例來說,文字差錯有“的、地、得”使用錯誤、應該寫成“4月12日”但把“日”字丟掉的漏字錯誤以及像把“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寫成“高溫高壓的水蒸汽”這樣因不理解字詞義造成的文字差錯等。標點符號方面,逗號和頓號混用、分號和句號使用不規范以及直接引語標點符號的使用錯誤比較常見。數字用法方面,常見錯誤有“下午14:00”(正確寫法應該是“14:00”或“下午2點”)、“約6—7厘米”(應去掉“約”字)。
具體到不同類型的報刊,也存在一些個性問題。比如,部分少兒報刊存在漢語拼音使用不規范、知識性錯誤、違反規定使用網絡語言等問題;部分黨報、都市報存在報道日期表述不清、內容重復、常識性錯誤、前后不一致等問題;部分行業期刊存在參考文獻著錄不規范、圖文不符、專業名詞使用不規范等問題。
反思——不該松了編校質量這根“弦”
“報紙上就是這么寫的”,時至今日,白紙黑字的報紙期刊,仍然是受老百姓信賴的權威信息來源。報刊質量部相關負責人說:“質量無小事,白紙黑字的報紙期刊不僅代表著公信力和權威性,更會直接影響到讀者認知。”
近年來,新媒體的沖擊使得一些報刊出版單位將工作重點放在抓多種經營、抓經濟效益上,出版質量意識有所淡化,甚至有報紙出版單位認為只要導向正確,字詞、標點符號方面出點差錯是小事。
對于這種現象,質量監督檢測部門提醒報刊出版單位,思想上的松懈不僅會導致編校質量不斷下降,更會喪失長期積累形成的公信力優勢、影響力優勢和品牌優勢。
那么,怎樣提高編校質量呢?質檢中心有關部門負責人強調,提高報刊編校質量首先要引導報刊出版單位增強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堵住思想上的“漏洞”。其次,應該加強對編輯校對人員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的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與出版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質量要求,提高工作責任心。再次,報刊出版單位除了堅持“三審三校”、集體交叉和責任校對等制度以外,還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編校質量保障體系,加強報刊出版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質量管理。
2018年,編校質量抽查工作仍然會繼續進行,《報刊質量管理規定》目前已進入最后的修改完善階段,計劃年內將以部門規章的形式頒布實施。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