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昌魚出售資產疑云 上交所發監管函
來 源:上海證券報發表日期:2017-12-08
連虧兩年的*ST昌魚以逾1億的價格出售旗下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因在標的資產評估方法、接盤方實力等諸多方面存在疑點,已被上交所三度問詢。面對各方質疑,*ST昌魚于11月29日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公司高層及交易對方就有關質疑分別進行了答復,但依然疑團難解。7日晚,公司收到上交所關于“資產轉讓評估事項的監管函”,要求本次交易的評估機構同致信德、接盤方霍爾果斯融達等方面分別就相關事項作補充說明。
此前公司公告,擬出售控股子公司大鵬畜禽99.90%股權,受讓方為霍爾果斯融達。公司聘請的評估師同致信德以收益法對已基本停止經營的大鵬畜禽進行了評估。監管部門指出,收益法評估的基本適用條件為具備持續經營的基礎和條件。根據前期回復,大鵬畜禽具備開展生豬養殖的基本硬件條件,但受讓方霍爾果斯融達無養殖經驗,無專業管理團隊和技術人員,也無現有銷售渠道。對此,上交所要求同致信德充分考慮該等風險因素對標的資產評估價值的影響,說明評估過程是否已納入前述風險因素,并在估值結果中具體體現。
上交所還特別關注到同致信德回復前期監管問詢的部分內容前后不一致的問題。公告顯示,在第一次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同致信德稱生豬銷售數量的預測是以大鵬畜禽配養5940頭母豬、240頭公豬,每周產仔263胎、上市肉豬2134頭為基準進行測算。但在第三次回復中,又稱2018年需改為以自行培育仔豬和外購半成品生豬相結合的方式才能夠達到銷售10萬頭的規模,評估假設前提短時間內發生變化,前后不一致。同時,同致信德在第三次回復中稱,外購半成品生豬和自行培育仔豬的單位成本基本一致,不影響2018年盈利預測值。
針對評估假設前后不一致的情況,上交所認為,該解釋未充分考慮到為達到2019年10萬頭的生產和銷售量,2018年不可減少種豬替換成本及仔豬養殖成本,外購仔豬成本為新增成本,將相應減少2018年盈利。對此,上交所要求同致信德應自查出現前述情形的原因,同時要求公司董事會一并核查出現前述不審慎的原因。
接盤方霍爾果斯融達也被這份監管函追問。上交所注意到,霍爾果斯融達成立于2017年6月,迄今除本次收購外未開展其他業務。根據前期回復,霍爾果斯融達收購標的資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農業用地的增值潛力。對此,上交所請霍爾果斯融達具體說明:在短期內獲悉標的資產出售信息并磋商達成交易的過程,公司是否專為本次交易而設立;在主要交易目的為地塊增值因素的情況下,將以養殖業為基礎的評估結論作為轉讓價格參考依據的主要考慮。
此外,監管函指出,公司資產出售事項產生的收益能否確認并計入2017年度,對公司影響重大,要求公司董事會提供完整交易資料,以配合年審會計師審計工作。
本文關鍵字:資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