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區有望實現粵港澳金融新體制
來 源:中國商務新聞網發表日期:2016-08-31
8月30日,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國博士后特華科研工作站及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自貿區藍皮書:中國自貿區發展報告(2016)》提出,國際貿易規則的變革,使得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園區這類國際經濟合作政策工具的內涵有了新的變化。
作為推進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有效工具和參與全球化競爭的重要機制和平臺,世界上多數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園區。其中,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基礎的自貿區網絡,僅已生效的自貿協議就達到20個。
我國自2013年起先后批準設立的上海、天津、廣東和福建4個自貿試驗區,成為中國經濟向更高階段發展的試驗田,其中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在金融方面實現粵港澳金融新體制。
我國自貿區網絡初步形成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多邊貿易體制發展受阻,區域一體化迅速發展,尤其是以美國為主導、以TPP為代表的新貿易規則正在確立之中。藍皮書指出,國際貿易規則的變革,使得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園區這類國際經濟合作政策工具的內涵有了新的變化。
作為推進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的有效工具和參與全球化競爭的重要機制和平臺,世界上多數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園區。其中,中國作為貿易大國,其自貿區建設也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以周邊國家和地區為基礎的自貿區網絡。
“從全球范圍來看,大約有3000個各種類型的自貿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35個國家和地區。自由貿易區已成為國家之間經貿競爭重要工具,也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藍皮書指出。
課題組指出,與歐盟、美國和韓國等經濟體相比,中國自貿區的貿易伙伴的涵蓋面較小,貿易合作伙伴的經濟發達程度較低。
例如,從已生效的協議來看,歐盟的69個自貿伙伴中,有4個位居世界GDP排名前20位的國家之列;美國的20個自貿伙伴中也有4個位列其中;韓國的49個自貿伙伴中,有6個排名在世界GDP前10位,有13個居于前20名;中國的20個自貿伙伴中,僅有印度尼西亞和瑞士位居世界GDP排名的前20位,而且排名相對靠后。
藍皮書建議,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要把“一帶一路”建設及國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與之結合起來,處理好各個自貿區改革在我國整體改革中的定位,理順自貿區發展實體經濟和金融創新之間的主次關系,把握好各個自貿區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宜設自貿區咨詢服務機構
“建設自貿試驗區不止局限于區域,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建設經驗應復制并推廣至全國,這意味著目前四大自貿試驗區將成為國內其他城市爭相效仿的對象。”課題組指出,中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對整個中國經濟發揮著重要的撬動作用。
課題組指出,由于地域優勢明顯,廣東自貿試驗區的成立與建設自然地將粵港澳經濟融合置于重要地位,通過制度上的突破與創新加強內地與港澳地區經濟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措施,推動粵港澳區域貿易集成功能的極大發揮,在金融方面形成粵港澳合作新體制等。
藍皮書顯示,各個自貿試驗區肩負不同的具體任務,但在整體上服務于國家的改革開放大勢,并與新戰略,如“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經濟融合、兩岸經貿交流等,進一步形成合力,相互探討新方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高級別的一體化發展。
藍皮書指出,目前國內多數企業對自貿區政策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原因在于自貿區政策內容過于龐雜,如諸多自貿區之間不同的原產地規則產生的“意大利面碗”效應等。對此,課題組建議,我國政府應當鼓勵各類提供自貿區咨詢服務的機構設立,通過提供相關培訓和法律咨詢服務,使企業能夠充分利用自貿區相關政策,充分參與到國際貿易新規則的制定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