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本身就是一種持久的財富
來 源:未知發表日期:2015-07-10
電子閱讀改變了人們傳統紙質閱讀,互聯網讓知識信息的載體從線下搬到線上,這個世界知識豐富、信息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讓生活變得充實而有趣。很多人都了解統籌法,就是在一個時間維度上,同時做很多事情,既縮短時間,也達到可觀效益。然而,在隨手可打開平板、數字娛樂、電子讀物的時代,互聯網已悄悄改變了生活習慣,而注意力經濟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而產生,專注力更具價值。
根據信息經濟的理論,資源是稀缺的,而互聯網技術讓信息非但不稀缺,反而過剩,而有一種資源成為了稀缺,那就是專注力,也有人稱為注意力或眼球經濟。在新經濟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財富,專注力本身就是一種持久的財富。
舉兩個例子:
1、從投資角度。小貓釣魚的故事,小貓在釣魚,一會兒蜻蜓飛來了,一會兒蝴蝶飛來了,小貓一心二意,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能釣著魚呢?比如學習一門技術,不言枯燥重復,不斷鉆研,多年做一樣技術,才可能有創新,也才可能精益求精細節制勝。比如投資股票,投資者需學習大量股市相關知識,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水滴石穿磨石成針,不好高騖遠,不妄自菲薄,做好長期投資心理準備。
2、從消費者角度。如今物質極大豐富,產品豐富多彩,消費者關注了的產品,才可能會購買,而最大化注意力,就是要引起注意,產品要好,消費者需求。注意力經濟可引起消費者注意,培養潛在消費群體。
在讀一本有關專注力的書籍,僅有熱愛是不夠的。過去我們常常說木桶原理,每個人要把短板補長,這樣可以裝更多的水,而如今,木桶原理也有改變,專注于強項,發揮長板優勢,把木桶傾斜,發現同樣可以裝跟多的水。專注于行動,專注于把每個任務分成階段步驟。專注于傾聽,專注于思索,有時候,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專心挑選結實的籃子,專心投資,也可能獲得最大收益與成功。
提到專注力,想到碎片時間。研究表明,那些更成功的人,不一定比誰更聰明,智商更高,數據顯示90%的人智商數值沒有多大不同,每天24小時很公平,用微積分來做比喻,過去呢,人們常常在做積分,從少到多,積累財富。而現在,做微分或更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你看,等車時間看手機,午休時間看平板小說,這樣的碎片時間,有沒有很好地利用呢,舉一個例子,用碎片時間實現一個目標,每天下廚做一頓飯,一年就是365次,不是大廚也是內行。每周健身房鍛煉一次,一年就是50次,每年旅游兩次,十年就是旅行家。一萬小時定律說一件事做一萬小時會怎樣。碎片時間讓投資理財產生收益,碎片時間與專注力,讓投資者獲得成功。
這個世界知識太多,信息豐富,而專心做好一件事,瑪格麗特·米切爾的父親告訴女兒,人生不一定要做很多事情,但至少要做好一件事。因為質量遠比數量來得重要。目標不需要很大,認準了一件事,就投入興趣與熱情,堅持下去。
你的焦點在哪里?選擇了,就一往直前,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做個享受奮斗過程的快樂族。專注會有神奇力量,懂得選擇,學會放棄,時間有限,不可能樣樣去做,更不可能什么都能同時做到最好。選擇一件事,把它做到最好。滴水能穿石,堅持就會創造奇跡,成功沒有偶然,一生只做一件事,投資也是如此,市場有風險,一旦決定投資,往往專注力與耐心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