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生們后高考時代來了
2007 年 08 月 08 日 本報記者 彭世軍 四川新聞網 - 成都商報訊
今年,四川有 50 萬左右考生參加了高考,高考錄取已經接近尾聲,大多數考生已經如愿進入自己理想的學校。根據公布的數據,四川至少有 20 余萬考生將無緣大學夢。這些考生該咋辦?他們的出路在哪里?近來,無數考生和家長致電本報求學工作室,希望能給他們指點一條出路,以幫助落榜生實現人生的夢想。今日,本報特地推出落榜生成才計劃專題 ——— 后高考時代,為落榜考生提供幫助和有益的建議。
出路一 自考
案例:
“我是一名自考生。”每當有人問起自己是哪個大學畢業的時,彭博總是直言不諱地告訴人家,言語中沒有絲毫的不自信。
彭博是去年畢業的自考大學生, 4 年前,他的高考成績只有 297 分,遠遠低于當年的本科線,連專科最低控制線都差了 10 多分。然而 4 年后,通過自己的努力,他順利拿到了本科文憑,并成功就業,成為一家雜志社的編輯部主任。
“我當時拿到高考成績,一下子就懵了。”彭博回憶起當初的情景還記憶猶新。父母一直給予他很大期望,希望他能夠考上大學,雖然明知道他成績不好,但至少能上專科,被國家的大學正式錄取,能收到一份正規的錄取通知書,也能夠讓父母滿足。
但彭博還是過高估計了自己的高考成績。他落榜了。“那段時間我簡直打不起精神,就跟天塌下來一樣,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好在父母并沒有過多責怪他,讓他感到一些安慰。“我從當時的報紙廣告中,發現了一些大學正在招收自考助學班,立即去這所學校咨詢。”
專業:
彭博了解到,自考助學班雖然不是統招錄取,但只要你愿意并付出努力,同樣可以獲得大學文憑。“自考文憑在當時還很受歡迎,因為自考生都是通過自己努力取得的文憑,用人單位大多比較認可,認為自考生知識水平過硬扎實,所以我毫不猶豫就報了名,選擇了漢語言文學專業。”
彭表示,自考有很多專業,包括法律、工商管理、計算機、醫學、建筑等等,當時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一是因為他的理科很差,而漢語言文學感覺比較好過關,二是因為他希望今后能夠在新聞單位就業,成為一名記者。“當然,選擇專業要看各個人的興趣愛好和今后的就業方向,跟大學統招生一樣,也要考慮專業興趣和就業方向,如果專業不對頭,今后就業比較困難。”
學習:
自考確實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苦,因為每年都要參加國家的統一考試,所以學習必須刻苦,才能考試過關。 4 年下來,彭博終于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本科大學生。
自考有兩種學習方式,有的是邊工作邊學習,該考試的時候去考試;有的是與普通大學生一樣,進入高校的自考助學班,吃住學都在大學校園里。“相對說來,助學班比較好一些,每天有很多同學相伴,有老師輔導,也可以參加很多社會活動。”
就業:
“對于社會對自考生的不了解,我自己深有感觸,在我報名之前,很多周圍的親友都勸我不要去,因為他們聽了太多有人放棄自考的事情。當一張四川大學頒發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文憑拿在手中的時候,他們才明白了,自考并非是他們想像的那么困難。”
但畢業后找工作,讓他感受到了社會不一樣的目光。去了多家單位,人家都要求招全日制高校畢業生。“但因為自己的堅持不懈,依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我終于打動了一家雜志社的總編,讓我先實習三個月。正是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在實習期間以優秀的表現,留在了雜志社。”
出路二 成考
案例:
“不曉得什么時候開始,國內的成人高校開始招收高中畢業生了。”四川某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王浩文告訴記者,他就是當年高考失利后,報名參加了成人高校,然后拿到大學文憑的。
“我的高考成績上了專科線,但沒有填報專科志愿,因此落榜了。”王浩文告訴記者,當時教師出身的叔叔要他報名讀四川某大學的成人教育學院,他想也沒想就答應了。“落榜了,同學都進了大學,我沒有書讀,挺丟面子,就去報了名。”
專業:
“我選擇了國際貿易專業,聽叔叔說,這個專業比較熱門,今后比較好就業,而且就業單位待遇很不錯,因此我報了名。”王表示,其實成考同樣有很多專業,跟統招生的專業差不多。“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同時還要關注專業的就業情況。一些當時看起來很好就業的專業,但幾年過后就說不清了,當初的熱門可能會變成冷門,當初的冷門專業說不定就成了熱門,因此選擇專業時要綜合考慮。”
王建議,選擇專業時,可以多聽聽學校老師的建議,然后綜合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并提前作好自己的就業方向,不然會顯得盲目。
學習:
王告訴記者,當初報名學習時很順利,交了錢就上學,與其他統招的大學生沒有區別, 6 個人一間寢室,每天上課下課,專業也差不多,大家使用同一個圖書館,使用同樣的教室,連老師有時都是一樣的。
王表示,讀成人院校,也給了他一次讀大學的機會。“當初參加成考,難度要比高考容易一些,考試科目與考生高中所學的知識是相通的。讀成人高校,也可以獲得專科、本科文憑,但它有高中起點專科、高中起點本科和專升本等多種形式,因此要想順利拿到文憑,還是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并提前作好自己的規劃。”
“成人高校也可以獲得學位證書,但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就業: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都很不容易。”王說,他的一些同學本身是有單位的,因此不存在就業的問題,但他由于是高中起點的畢業生,沒有工作單位,因此全靠自己去尋找就業單位。“我當初去應聘時,文憑沒有競爭優勢,因為招聘單位看我是成人大學文憑,因此還是不很容易。”王告訴記者,他先選擇了一家待遇比較低的貿易單位工作,從最低層的銷售人員干起,邊干邊學,積累工作經驗,學會了如何與人打交道,學會了如何與上司相處,然后才慢慢走上了現在的部門主管崗位。 “當時與我一同進這個單位的所謂統招大學生,現在幾乎都離開了,因為他們覺得待遇不高,眼高手低,很多事情不愿意干。而我這個成人高校的畢業生,現在成了一名中層管理者。”
出路三 民校
案例:
“讀民辦大學,也是落榜生的一條出路。”四川某民辦大學大三學生袁天成表示。由于在學校的優秀表現,他入學學校團支部書記,并獲得了優秀學生干部等稱號。
“我選擇民辦學校讀大學,也是因為落榜。”袁告訴記者,剛知道考試成績的時候,心理壓力太大了,父母埋怨,同學瞧不起。“我曾經一度想放棄,遠走深圳打工,就在買好了火車票的時候,在電視里看到一所民辦大學的招生廣告,我看到了自己的出路,我立即退掉了車票。”
去了那家民辦院校咨詢后,他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我當時給父母打電話說了這個決定后,父母支持了我,我報了名,進了這所學校,選擇了計算機專業。我學的是理科,比較喜歡電腦,而且覺得學計算機有前途。”
學習:
在民辦學校讀書,顯然在教學設備、校園環境、師資力量等方面,是不可能與公辦大學相比的。“我就讀的那所民辦大學,圖書館的存書量就不多,而且校園環境也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袁表示,他為了查資料,經常出入公辦學校圖書館;在公辦學校的舉辦大型講學活動的時候,他也要前去旁聽。這些講座民辦學校也有,但為了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努力。“我是笨鳥,就應該比別人先飛。”
學校選擇:
“讀民辦大學,其專業設置等主要是以社會適應型、應用型、職業型為目標,與社會和市場結合比較緊密,彌補了社會上高級職業人才和專業人才的不足,因此就業還算容易。”袁表示,但一些民辦大學由于實力、教學資源等不足,在教學設施和教學質量與公辦大學有比較大的差距。
他表示,選擇民辦學校,要注意以下幾點:要對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有個正確的估計,選擇合適的學校和專業;了解學校的招生名額、專業特色、師資來源、教學質量、設施設備及吃、住條件等情況;了解學校設置專業的依據及社會需求情況,你對擬學專業是否喜歡?有無學好本專業的優勢和條件?與自己將來所希望從事的職業是否相近等。
就業:
“因為我在大學的時候社會鍛煉機會多,為我積累了很多社會經驗,后來就業的時候,因為社會經驗比別人勝出一籌,比較容易就簽約就業。”袁告訴記者,雖然民辦大學在一般人的眼中感覺要差一些,社會上也有一些人對民辦大學生有不同的看法,但這些都不重要,關鍵還是看自己的能力。“我當初去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實習,就是靠自己的口才和對社會的認識,讓公司看上了我,實習一個月就簽了約,現在已經當上了部門主管。” 本報記者 彭世軍
出路四 網絡大學
案例:
“我現在一邊上班,一邊讀網絡大學。工作學習都可以兼顧。”川內某 211 工程院校網絡教育學院學生林翔一邊點擊電腦頁面,一邊與記者交流。
去年高考落榜后,他報讀了網絡教育學院。由于學習方式與普通高校不同,他為自己找了一個銷售家電的工作,每月能領到 1000 多元的薪水,用自己的工資交納學費。
“網絡大學是自主招生,實行寬進嚴出,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去報讀,沒有門檻。”林翔表示,學校會組織一次入學考試,但主要是檢驗學習能力和水平,不是錄取考試,但學生要有一定的基礎。
網絡大學沒有校園,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學習都是在網上進行。“這與普通大學生完全不一樣,雖然沒有校園林蔭小道,沒有校園籃球比賽,但我卻可以在網上與任何人交流,可以在網上查閱任何圖書資料,除了校園活動外,其他的我們一樣可以擁有:與普通大學生享有同樣的師資,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學。”
學習:
“學習方式都是在線上課,只要有電腦,就可以隨時學習。但我知道有的學校也會集中授課。”林說,在線上課也可以通過 BBS 與老師進行網絡交流。
“學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彈性學制 , 學生可自由選擇學習期限。修夠了學分,就可以畢業。 ”
林告訴記者,學習費用是按學分收費,不同的學校收費標準不同,一般一個學分大概 100 元左右 , 如果選擇的專業畢業需要 80 個學分 , 學費約在 1 萬元左右。
“我還有 1 年就可以修夠學分,拿到畢業證了。 ” 林表示,畢業證書由國家授權的網絡大學頒發,同樣電子注冊。
“與普通大學生相比,網絡大學的缺陷是沒有校園,缺少與人交流溝通的機會,也缺少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林告訴記者,為了讓自己擁有社會活動經驗,他很關注報紙上的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經常報名參加志愿者。
學校和專業選擇:
林翔說,選擇網絡大學,首先要了解其是否具有辦學資格。目前國內有 60 多所高校開設了網絡教育,因此選擇時,要先看網絡教育學院所依托的名校品牌、專業實力。 “ 這些網絡大學多數都是很知名的公辦大學舉辦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都比較強。 ”
林表示,他當初報名時,就對國內很多網絡大學進行了咨詢和了解,目前四川的幾所 211 院校都有網絡教育學院,而且中國人民大學、北大、清華、浙江大學等都開設了網絡教育辦學點。
“在選擇網絡大學時,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志愿和需要選擇你所感興趣的專業,通過這些專業圈定學校范圍;其次,不同于傳統的大學教育,現代遠程教育特別強調傳統大學教學資源、教學經驗和網絡技術的融合,要看教學資源是否豐富,提供的方式方法是否便于獲取和學習。”
出路五 職業培訓
案例:
參加職業培訓,也是落榜生圓夢的一條途徑。目前正在參加 IT 培訓的黃慎去年落榜后,來到成都一家數碼藝術學院學習動漫設計。 “ 我高考成績太差了,都不好意思告訴你。 ” 黃說,因為喜歡網絡游戲,因此耽誤了學習,導致高考落榜。 “ 我早就曉得自己考不上,因此也沒有指望要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其實我早就為自己確定了參加職業培訓的計劃,學一門職業技能,然后就業。 ” 因此我那段時間很灑脫,唯一的事情就是看報紙,選擇 IT 培訓學校。
“其實落榜了并不是壞事情,這也許可能更會激發自己的進取心。”黃說。“讀了大學并不能說明你就行,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一樣找不到工作,說不定我畢業后,工作還好找得多,因為我有專業技能。”
黃透露,他所就讀的那所軟件學院,與成都某大學實行網絡教育聯合辦學,他還同時參加了學歷教育的學習。“今后畢業后,既可以拿到動漫證書,還可以拿到大專文憑,一舉兩得。”
專業:
“選專業,其實就是選培訓項目,這很重要。”黃告訴記者,成都職業培訓機構眾多,有 IT 培訓,有美容師、理財師、咖啡師、技師、維修師、設計師、物流師、技工師等各種技能資格證書培訓,這些培訓機構大多實行證書培訓,讓學生學習就業技能。學會一門技能,也能幫助自己成功就業。
由于目前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脫節,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一大社會問題,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雖然拿到了本科、專科文憑,但由于在學校里并沒有幫助他們學會立業本領,因此很多大學生畢業后,一方面是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即便找到了工作,也得不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現在很多企業對新一代大學生的能力和工作態度等產生了質疑和反感。相反,很多經過職業培訓的學生,雖然他們的文憑沒有那些經過大學教育的學生高,但他們由于一技在身,到了企業后能夠很快上手,頗受企業歡迎。
“還有一條道路,就是去讀中職學校。”黃慎表示,他的一個同學去年就去讀了一所中職學校,學習機電一體化專業。“現在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去讀中職學校,也可以拿個文憑,同時學會一門技能,幫助自己就業。”但黃慎提醒說,高中畢業去讀中專,可能有的學生會覺得難以接受,需要克服這樣的心理。只要能學到技能,能夠實現就業,大可不必太在乎文憑的高低。
學習:
“在培訓機構學習,與在大學讀書不一樣。”黃表示,他們很多時候都在企業上課,老師有大部分都是企業里面有過實戰工作經驗的項目負責人。“當然我們也要上理論課,理論課一完,就到企業去了,很多學生都要參與到具體的項目中去。”
“與大學教育不同的是,我們這里的學生實戰能力都比較強,今后到了企業,可以立即負責單獨的項目,企業會很歡迎。”黃表示,但因為職業培訓機構不是正規大學,學生拿不到大學文憑,因此在唯文憑論的今天,這是職業培訓的一大遺憾。“好在一些培訓機構也開始與大學接軌,實行學歷教育。落榜生參加職業培訓,同時還可以拿到大學文憑,雖然這個文憑是自考、成考和網絡大學文憑。”
以上五條出路,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此外,還可以選擇出國留學、選擇復讀等,這兩條途徑本報已經在前段時間進行了報道,本期專題就不再列入報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