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介紹及相關注意事項
養老保險是勞動者在年老退出勞動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質幫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項社會福利制度。
1、什么是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強制實施的為保障職工退休后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它是我國實行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的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2、哪些單位和人員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資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3、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辦理哪些手續?
(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首先應向當地社會保險經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辦理社會保險登記須攜帶法人代碼證、營業執照(或批準成立證件、其他核準執業證件)等材料。(2)單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后,要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要求辦理繳費申報,填報本單位參保職工及退休人員有關名冊,并提供能夠真實反映參保人員數量、工資收入的有關資料,以供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參保情況的核實和確認。(3)單位進行了登記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實了參保人員的數據后,就應按規定及時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用,并辦理其它相關業務。
4、繳費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如何處罰?
按照《社會保險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繳費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并對直接負責人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人員處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罰款。繳費單位逾期拒不繳納養老保險費、滯納金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稅務機關申請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征繳。
5、什么是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的作用是什么?
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亦稱個人基金賬戶。用于記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單位為其繳費中劃轉記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上述兩部分的利息金額。個人賬戶是職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了退休手續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主要依據之一。
按照最新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自治區公布的個人賬戶利率計算利息。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于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賬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后,其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由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繼承。
6、個人賬戶如何建立和管理?
按照最新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個人帳戶儲存額每年參考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個人帳戶儲存額只用于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帳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后,其個人帳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7、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是什么?
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得人員,退休后可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8、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有哪些?
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包括按月領取的基本養老金,死亡后一次性支付的喪葬費、撫恤費以及供養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
9、現行政策對退休年齡是如何規定的?
國家法定的企業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它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滿一定年限職工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連續工齡滿10年,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提前退休的范圍僅限定為:國務院確定的111個優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破產工業企業中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職工;11998-2000年內有壓錠任務的國有紡織企業中,紡、織、織工種的檔車工崗位上連續工作滿10年,工齡滿20年,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10年,再就業確有困難的職工可以提前退休,但提前退休的數量必須控制在限額指標之內。此項規定與前款規定不能同時適用同一名職工。
10、職工在辦理退休手續時,出生時間如何確定?
勞動保障部在《關于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5〕8號)中做出明確規定,"對職工出生時間的認定,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以本人檔案最先鋒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
11、什么是繳費年限?
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養老金計發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1997年12月31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的職工,月基本養老保險鎦金仍按原方法計算,并享受正常調整待遇。
第二種:1998年1月1日后參加工作的職工,月基本養老保險金=甚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第三種: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職工,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然后再按老辦法,以1997年12月31日檔案記載的標準工資為基數計算退休養老金。新老辦法計算出的待遇進行對比,實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12、什么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調節金?
基礎養老金=職工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職工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120,過渡性養老金=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ד統賬結合”前(1995年12月31日前)繳費年限×1.4%,過渡性調節金=130元
13、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工作調動,其養老保險怎么處理?
職工在同一統籌范圍內調動的,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職工跨統籌范圍調動的,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轉移基金。基金轉移額為1996、1997年兩年職工個繳費部分累計本息,加上從1998年1月1日起按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11%計入個人賬戶的累計本息。
14、職工或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的部分怎么辦?
職工在死亡后,其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可由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繼承。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繼承額按如下公式計算:
繼承額=離退休人員死亡時個人賬戶余額*離退休時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本息占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的比例。
15、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員工在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及標準上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的職工有什么區別?
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規定,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員工在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與標準上與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的職工完全一致。
16、什么是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就是指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額繳納養老保險費,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管理發放,通過國有商業銀行或郵局為企業離退休人員建立基本養老金賬戶,按月將應付的養老金劃入賬戶,保證離退休人員能按時支取。
17、個體勞動者如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國家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個體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養老保險。個體勞動者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需持身份證和兩張一寸像片,到市社保局辦理養老保險登記和繳費申報手續,領取《社會保險登記證》和《養老保險手冊》。社會局為參保人員辦理參保手續,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參保者每年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即可到社保局辦理退休手續,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
18、個體勞動者繳納養老保險費標準標準如何確定?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勞動者,每年繳費標準以我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基數任選一檔,按所選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繳納(現行繳費比例為26%)。繳費基數在規定范圍內可高可低,多交多受益,體現效率原則。
19、病假人員、請長假人員不要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社險(1995)309號文件精神,長病假(醫療期內)人員,請長假人員也該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長病假(醫療期內)人員按本人病假工資(疾病救濟金)申報繳費工資,低于我市上年社會平均工資60%為基準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請長假人員,有工資收入的,按本人工資收入申報繳費工資,無工資收入的,按我市上年社會平均工資申報。
20、職工的哪些收入應列入繳費工資基數?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統字(1990)1號文規定,職工的標準工資、獎金、加班工資、補貼和津貼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性收入均應列入職工繳費工資總額。上述列入工資總額的工資性收入不管是實物支付,還是貨幣支付的,不管是從工資總額支付,還是從其他項目支付的,不管是否列入工資發放單,均應算作工資總額。
21、企業未與職工簽定勞動合同,屬不屬于養老保險對象?
不管企業是否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只要該職工給企業提供了勞動,企業(或個體業主)支付了工資,該職工就屬于養老保險范圍和對象,企業(或業主)就應為其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2、企業欠繳養老保險費對職工個人有什么影響?
職工退休后,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企業繳養老保險費時,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額將受到影響。一是社會保障機構停止向職工個人賬戶記賬;二是職工個人賬戶儲存金額減少;三是個人賬戶儲存額記賬利息的累計金額相對減少。這些,將直接導致職工退休后的養老待遇下降。